九月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九月
楼主: 千里驹

康有为最后15年生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1923年,康有为游青岛,青岛市长赵琪招待他住入福山路6号的“提督楼”(今福山支路5号)。当康有为得知此楼乃1898年德国在青岛设治时造的提督署,一次大战结束后,我国收回胶州湾,该楼成为官产时,他猛地想起了德国、日本侵占这片美丽领土的耻辱,遂将其租下,次年干脆买下院落,取名“天游园”。自此,康有为每年率太太、子女来青岛避暑,直至在“天游园”逝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康有为晚年身体尚佳,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黄河两岸,游览了几十座名山,其间最能反映他政治上失意心态的乃是匡庐、终南山之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1918年,康有为放舟九江,登上了云雾缭绕的庐山。他手拄龙头杖,蹒跚于牯岭街、锦绣谷、仙人洞、龙首崖、五老峰……一日,康有为兴致盎然地去含鄱口看日出,当朝阳喷薄欲出之时,紫霞荡漾,满山金光,鄱阳湖上平静如镜,渔帆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峡谷间云海浩瀚,九奇峰如大海上的浮岛,徐徐向他飘来。康有为触景生情,感叹世事变幻,回忆起他青年时代来庐山,激扬文字,意气风发,力图挽狂澜于既倒的沸腾岁月,不禁热泪滚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数日后,康有为又来到海会寺,踏访当年青春的脚步,询问故人的下落,康有为正满怀伤感环视殿堂,方丈慕西和尚(当年接待康有为的小和尚),捧着一只百果树盒,缓缓而入,他揭盖让康有为看当年的方丈至善和尚之徒普超,划破手指,历时15年,用鲜血书成的一部共80卷的《华严经》,暗示人应该看破红尘,献身佛教。康有为怅然若失地赋诗一首,表现出了一个时代落伍者的心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1923年4月,康有为从上海抵洛阳,参加了北洋军阀吴佩孚的50寿辰后,游兴勃发,遍访中原古迹。10月再赴洛阳,不日在一批地方官员的陪同下,向西安郊外的终南山进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终南山包括翠华山、南五台、圭峰山、马丽山等峭壁秀丽的山峰,如一幅绚烂的画卷。是日上午,秋阳朗照,红枫尽染苍山,康有为一行乘车至终南山麓,随后坐滑竿上山。66岁高龄的康有为在向导郑子屏的挽扶下,引经据典,吟诗作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次日晨,他们循山路缓缓前进,至五佛殿休息。康有为见殿前有两株古槐,直耸云霄,马上问道:“此槐伟岸挺拔,乃平生罕见,是何时所植  ”郑子屏急忙回答:“这是汉槐,据乡人所传,天下每遇事变,此槐便连发啸鸣,奇灵异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康有为感到奇怪,忽见一股清泉从山峰飞流直下,经殿前时泉击山石,宛若珠玉。他若有所思,口念七绝一首:竹林寺上古槐树,树身两抱上参天。飞燕玉环旧摩抚,美人黄土几千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由赵飞燕、杨贵妃等绝代佳人,联想到人的生命竟不如参天大树,不禁发出一番宿命的感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九月论坛 ( ICP12066444 )

GMT+8, 2024-6-12 12:16 , Processed in 0.07549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