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九月
查看: 958|回复: 22

康有为最后15年生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25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康有为最后15年生活:隐居上海 尽情纳妾游玩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康有为,1858年生,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1888年10月,鉴于民族危机,第一次上书清帝,提出了改良主张。1890年至1893年间,在广州聚徒讲学,培养维新力量。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时,他在北京联合参加会试的举人1300多人上书清帝,要求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1898年,与梁启超、谭嗣同等首倡维新,向光绪帝提出改革建议,推行新政,不幸失败,遭清廷通缉,遂流亡海外16年,后组织保皇派,于1913年回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1913年12月,康有为结束了海外流亡生涯,回归广东南海,安葬了母亲和胞弟康广仁的遗骸,翌年6月,乘长江轮,徐徐驶向上海。面对奔腾的激流,康有为回顾自己当年的岁月,深感老之将至,不禁泛起回天乏术,息影林泉的念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维新领袖人物的最后15年,就在构筑别墅、尽情纳妾、游山玩水的寓公生活中度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康有为一到上海,就看中了大实业家盛宣怀在新闸路16号(今新闸路1010号新亚药厂)的辛家花园,以每月120元的代价租赁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辛家花园占地10亩,围以红墙,曲径通幽,有移步换景之妙,院内林木森然,奇花如海,一派田园风光。康有为将园内两座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宫殿式二层楼房,命名为“游存楼”和“补读楼”;在园内搭起凉棚,种植瓜果葡萄,养了大龟、海豹、澳洲袋鼠等动物。于是,康有为率家眷和门客,过起了悠闲的“归隐”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毕竟康有为久租盛家住宅不甚方便,1921年,他在愚园路购地10亩,仿辛家花园建造了一座豪华的园林式住宅“游存庐”,门牌为192和194号(今愚园新村)。“游存庐”临街筑有两幢西式楼房。院中为一座五开间中西合璧的二层楼房,名“延香堂”;左边是一个宽敞的大客厅,可以举行相当规模的舞会,这些是康有为及其家属居住活动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康有为在院内挖了大池塘,内可划船,又筑桥建亭,遍种花树1200余株。院中除了原来的动物外,又增添了两只孔雀、一只麋鹿、一只金丝猴、一头野驴和500尾金鱼。在这湖光山色的“世外桃源”,康有为四季如一,驾扁舟一叶于鹿鸣猿啼之中,荡漾池塘,咏诵华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1920年,康有为在杭州西子湖畔的丁家山建筑了占地30亩的“一天园”。丁家山突出湖面,好像一只苍鹰振翅欲飞,山不甚高,却能鸟瞰全湖。康有为每至春秋花季,便去“一天园”小住,今尚留下《一天园记》、《一天园诗十章》等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1921年,康有为在上海杨树浦,临吴淞江处修建了“莹园”。该园完全按江南农村格局构思,简单中显现水乡农人躬耕田野,安居乐业的意境。他经常坐着马车,悠然地去那儿小住,以体验农村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九月论坛 ( ICP12066444 )

GMT+8, 2024-6-1 08:47 , Processed in 0.09170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