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九月

【原创首发】读书日回头看和顺图书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3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从藏书量与规模上看,腾冲那个小小的和顺图书馆,不要说与世界上藏书千万、上亿册图书馆相比微不足道,就是与一般藏书数十万、百万的省、地、市图书馆相比也难望其项背。但是,把它放在曾被人谈之色变的蛮荒之地的祖国西南前哨的“极边第一城”的位置上,放在曾是穷乡僻壤的农村环境里,放在侨乡的氛围里,放在始于20世纪二十年代的起点上,放在历史风云变幻的进程中考察,至少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和顺图书馆是中国农村举世无双的第一座图书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3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步入大门,登石级而上,至西式造型的平顶拱形中门,门额悬胡适先生题书馆名。中门内为花园,园内花木扶疏,布局典雅。穿过花园即达馆舍主楼,主楼为二层五开间木结构楼房,正面两侧突出两个半六角亭,建筑立面玲珑别致,门窗造型西式设计,建筑结构新颖,气宇轩昂。主楼后为藏书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3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和顺图书馆的价值不仅仅在此。当我们沿着历史的隧道,循着这家小小图书馆的轨迹探访时,它成长的历程,前进的脚步,其实就是一首高亢的颂诗,一幅壮美的图画,一册启迪人性的教材,一份难能可贵的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3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理位置

和顺图书馆位于侨乡和顺风景如画的双虹桥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3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步入大门,登石级而上,至西式造型的平顶拱形中门,门额悬胡适先生题书馆名。中门内为花园,园内花木扶疏,布局典雅。穿过花园即达馆舍主楼,主楼为二层五开间木结构楼房,正面两侧突出两个半六角亭,建筑立面玲珑别致,门窗造型西式设计,建筑结构新颖,气宇轩昂。主楼后为藏书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3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和顺乡,你可以看到,那些白天在田地里劳作的农民,晚上会来到图书馆的灯下读书,看到年轻人在电子阅览室里上网。了解了它的发展历程,你就不会觉得那么不可思议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3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

和顺图书馆的沧桑历史
先进知识分子组织的“咸新社”
清末庚子之变后,新思潮遍及全国,同盟会员、日本留学生寸馥清等乡中先进知识分子,为使乡人从学识上思想上得到新的见闻,迎合时代的需要,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905年)在和顺发起组织了一个“咸新社”。
社中购置到成批新知识书籍,供社内外人士阅读,作为公有图书提供群众借阅,在这偏僻小乡,还是开天辟地第一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3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缅侨青年组织的书报社——“青年会”
到了民国初年,旅居缅甸的和顺青年寸仲酞、李清园、贾铸生、李秋农等,在缅甸瓦城组织了一个“青年会”,其宗旨是发展家乡文化。不久,青年会发展到家乡后,于1924年,创办了一个“书报社”,自上海等地订购了一些书刊杂志供乡人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3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上海到云南边疆,因交通不便,寄到的新闻已成了历史资料,于是他们把运输路线改从水路运到缅甸,再经八莫沿着古老的西南丝道用马帮运至腾冲,最后到达读者手上。当时文人杨策贤先生为书报社撰写了一对联:
书自云边通契阔,
报来海外起群黎。
从对联中也反映了当时书籍报刊的来之不易。即便如此,较之从国内走旱路要减短一半以上的时间。书报社的成立,颇受到乡人的赞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3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的图书馆——“崇新会”
1925年“青年会”改组为“崇新会”,会员日愈增多,社会影响和作用日愈增大,书报社已不能满足读者的要求了,于1928年,崇新会将书报社扩大为图书馆,以旧咸新社社址为馆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九月论坛 ( ICP12066444 )

GMT+8, 2024-6-1 11:12 , Processed in 0.10851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