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九月
查看: 2063|回复: 134

一战华工:中国走向世界的先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20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位于法国西北部努瓦耶勒市的“诺莱特”华工墓园是欧洲最大的华工墓园,此处长眠着842位一战中捐躯的华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吴琼(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教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战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面对这场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大调整,各个国家无不伺机而动,争取最大利益。中国作为利益攸关方,为了与协约国方面建立密切的联系,从而确保中国的参战愿望最终实现,中国政府在1915年制订了一个创造性的新战略:“明守中立,暗示参加,以工代兵”,于是便有了14万华工远赴欧洲支援协约国。这一战略对中国加入协约国参战起到关键作用,为中国争取了战胜国地位,并对中国历史走向产生了巨大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弱国的无奈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现代化战争,战争的胜败不仅取决于战争本身,更取决于经济后盾及人力资源。特别是当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所考验的就不仅仅是前线的战士,后方的生产能力和交通状况能否为前线提供有力的后备保障,也成为制胜的关键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点在1916年体现得尤其明显。到1916年之时,一战已经进行了近两年,大批青壮年开赴前线,协约国后方生产劳动力严重匮乏,而战争还不知道何时结束,这让协约国方面深感压力。法国在大战发生前就已经人工匮乏,此时情形更为严重。英国昔日的傲慢态度也为绝望的情绪所代替,索姆河战役给英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仅在7月份,也就是索姆河战役的第一个月,英军伤亡或失踪的人数竟达18.7万人之多。可以说,此时能否获得新的人力资源成为协约国对同盟国战争胜负与否的关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解决?英法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开始考虑从国外招募工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是在这一情况下,法国公使康悌提出要招募华工到法做工。袁世凯总统府秘书长梁世诒随即提出派遣华工支援协约国的构想:“明守中立,暗示参加,以工代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1916年1月起,中法双方开始就订立合同之事进行磋商。因为当时中国尚守“中立”,不便以政府名义直接交涉,中方便用惠民公司名义,由商人出面招募华工,法国由军部代表陶履德上校改称农学技师来华,代表法国签订合同,并在合同中极力避免参战字样,以免给德人以口实。经过几个月反复磋商,到5月14日,双方终于正式签订合同,并交外交部备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的华工招募计划在1916年8月开始正式启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九月论坛 ( ICP12066444 )

GMT+8, 2024-6-5 07:57 , Processed in 0.07764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