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九月
查看: 1379|回复: 12

《我是范雨素》自传爆红网络 北漂打工嫂人生逆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26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2017年4月25日,北京朝阳区金盏乡皮村,在打工文化艺术馆对面的一间屋子里,范雨素接受来自几家媒体的采访。近日,一篇名叫《我是范雨素》的文章在网上突然引起众多关注,并在微信端迅速收获“10万+”的阅读量。文章作者范雨素是一位农民工,她在文中记叙了自己及家庭十多年来的经历。王攀/东方IC

2017年04月26日09:30腾讯图片
 楼主| 发表于 2017-4-26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2.jpg
44岁的范雨素是湖北人,目前在北京做家政女工。她说自己不靠写文章谋生,原本只想挣点儿稿费。然而《我是范雨素》突然火爆之后,有两家出版社连夜打电话找她出书。来自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打伙村的范雨素只读完了初中,然而在遍读上世纪80年代在她在村子里能找到的小说和文学杂志后,她“想去看看更大的世界”。20岁的范雨素一路北上,来到距家乡千里之外的北京。在饭馆做服务员,但她形容自己“很笨”,会摔一跤把盘子打碎。结婚五六年经受了男人的酗酒和家暴,她离开了丈夫,带着两个女儿自己打工过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6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3.jpg
范雨素现在住在东五环外的皮村,那里有众多小型加工厂和打工者租住的平房。初到皮村,范雨素陆陆续续搬了好几个地儿,最后以300元每月的价格租了一户四合院里的8平方米单间。这间朝南的房间有一块大玻璃,阳光可以洒进屋子,“特别幸福,有安全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6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4.jpg
她和几十位有文学兴趣的打工者组成了文学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开始写作。“活着就要做点和吃饭无关的事,满足一下自己的精神欲望。”范雨素说。图为范雨素接受媒体采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6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5.jpg
皮村“工友之家”文学小组开课,范雨素听了一年。起初,因为小女儿要看管,她在和皮村相邻的尹各庄村找了份在打工子弟学校教书的工作。打工子弟学校工资低,一个月只给1600元。小女儿可以独立上学、回家之后,她就去做育儿嫂,一个月给6000多元,每个星期回来看一次小女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6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6.jpg
范雨素说,一路走来吃了很多苦,她的心好像变得很柔软。写小说就是自己的精神寄托,她没有想过很多复杂的事情,比方说买房子,也从来没有想过养老。

2017年04月26日09:30腾讯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6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日报评范雨素走红:感谢那些心怀文学的人

社会万象人民日报2017-04-26 05:36


文学是有限向着无限的眺望,保留对文学的热爱,也就保留了人文精神时代转译的可能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

一篇题为《我是范雨素》的文章,以这样的句子开头。谁是范雨素?一个大城市中的育儿嫂,一个城中村里的文学爱好者,一个尝过命运的苦酒与甘霖的女人。近日,她的一篇自述,以质朴的表达、真挚的情感,收获了很多人的赞叹和眼泪。

文学是什么?对于范雨素,这或许是一种自己对自己的诉说,以此审视自己的生活与梦想。正如她所说,当育儿嫂很忙,但“活着就要做点和吃饭无关的事”,文学可谓“精神欲望的满足”。其实,还有更多普通人,也同样以文学为栖身之所:在湖北乡间的田埂与小院之间,诗人余秀华写下自己浓烈的情感;在广东城镇的厂房与流水线之间,《我的诗篇》记录下劳动者“骨头里的江河”……他们通过文学感受个人状态、反省生活意义、思考社会问题,完成对于自身的疗愈乃至救赎。

当今时代,文学似乎有些遥不可及。全民娱乐抹平了个人兴趣,快速消费让功利取代了痴迷,无用之事、无事之人难有容身之地。生活越发同质同构,社会也难免变得扁平。有人说,相比过去,我们身边少了些“奇人”。菜场摆摊的农妇们,张口能进行八音合唱;乡村小学的教师,深研魏晋南北朝史,这样大隐于市的传奇,已经鲜少能见。举目尽是水泥钢铁的丛林,青春消磨在拥挤的地铁,隔成小间的办公桌、高低起伏的股指线,拿起手机看同样的故事、躺在沙发上做同样的梦。

然而,这些“民间语文”的创造者,却未尝不是我们身边的异质之人。写得好或者不好,可能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一个育儿嫂以自己的文字让我们看到:即便在飞机轰鸣而过的出租房里,也还能找到不同寻常的人、遇到不同寻常的事。她提供的与其说是文学,是真挚带来的感动,不如说是文学印于书本、行于网络之外的鲜活形态,是生命与社会仍然存在无限可能性的惊奇。可以说,这些普通的文学爱好者,在以语言为武器对抗存在的荒芜之时,也给予扁平化的时代以深度。

在更大层面上,这些心怀文学的人们,也让人思考科技蒸蒸日上之时,人文精神回归与重塑的问题。总有人惊呼奇点将至,比如,人工智能给人的主体性带来冲击——在围棋这样充满精神性的游戏中,人类最杰出的头脑也可能败下阵来。然而,海滩上的每一粒沙子,都有自己的故事。当我们歌而叹、咏而思之时,未尝不是在以独一无二的诉说,定义着自己也定义着整体意义上的人类。我们的身体、行为,社会的伦理、精神,都可能因为科技而改变,但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却难以替代,这种丰富的异质性,可谓不易的人文之基。

人的存在是有限的,但也正是这样的有限性,标注了人独特的存在。所谓文学,说得玄一点,就是有限向着无限的眺望,就是短暂在聆听永恒。这样的眺望与聆听,构成了对意义的追求,也构成意义本身。科技与商业,是理性主义的典型代表;而文学和艺术,则是人文精神的理想样本。保留对于文学的热爱,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学,或许也就保留与创造了人文精神在这个时代转译的可能。

是的,因为好看,《我是范雨素》一文展现出文字表达、文学书写对于个人、对于社会的意义与力量。但我们却不能因为好看,而忽略了文章指向的个体遭遇、社会问题。从农民工子女就学到农民征地补偿,如若一篇好看的文字,能推动问题的解决、公义的到来,也就能在实现文学社会价值的同时,展现人文精神的另一个向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8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范雨素:希望媒体不要围追堵截我和家人

社会万象澎湃新闻2017-04-28 10:57


因为一篇《我是范雨素》的文章,44岁的北京月嫂范雨素一夜之间成了网红,成为各大媒体围追堵截的对象。4月26日,范雨素迫于压力躲到了附近深山的古庙里,表示因媒体的围攻“社交恐惧症已转成抑郁症了”。

在范雨素“失踪”后,依然每天有很多人来皮村找她,还有许多媒体蜂拥前往她的湖北老家采访她的母亲。今天,范雨素发微信希望媒体不要骚扰家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8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零一六我来了 发表于 2017-4-28 20:43
范雨素:希望媒体不要围追堵截我和家人

社会万象澎湃新闻2017-04-28 10:57

范雨素在名为“范雨素后援会”的微信群中写道:“我现在在乎的是我的母亲,我的母亲80多岁了,如果被媒体围追堵截生了病,那么我将无颜活下去……我的母亲不愿意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她和媒体说话,只是因为人和人之间,应该的,应有的尊重。”

皮村工友之家创办人之一孙恒认识范雨素多年,从4月25日起不停地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他在朋友圈转发范雨素的这段声明时也呼吁媒体进行符合伦理的报道,以尊重、不伤害为原则,停止对范雨素家人的追踪报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9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零一六我来了 发表于 2017-4-28 20:43
范雨素在名为“范雨素后援会”的微信群中写道:“我现在在乎的是我的母亲,我的母亲80多岁了,如果被媒体 ...

有句话,人怕出名猪怕壮。还是平平淡淡的好,别出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九月论坛 ( ICP12066444 )

GMT+8, 2024-4-19 16:49 , Processed in 0.09265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